展期:2020/8/15 (六) – 2020/9/20(日)
展覽活動:
- 2020/8/15 (六) 1400 pm 開幕茶會
- 2020/8/16 (日) 1500 pm《再見,狐狸》新書導覽:青春的保存期限:王學寧 & 特別來賓
- 2020/8/22 (六) 1430 pm 狐狸在哪裡:談編導式攝影:邱國峻 & 吳尚霖 & 鄧博仁
- 2020/8/29 (六) 1900 pm 1 talk 攝影沙龍:《再見,狐狸》中的心風景:馬立群 & 鄧博仁
- 2020/9/19 (六) 1900 pm《又見狐狸導讀座談 – 談攝影的跨度斜槓思維》:孫維瑄 & 張仲良
手作藍曬體驗工作坊(名額兩場各開放15位):
- 2020/9/2 (三) 1400 pm
- 2020/9/5 (六) 1500 pm
高志尊(銘傳大學商設系所主任)
費用:1200元╱學生1000元
*參加者可獲得《再見,狐狸》新書一本、作者自選展出作品及個人作品(各一張)藍曬成果
計畫介紹
對我而言,回憶自己的青春歷程,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教學生活讓我有機會觀察大學生的行為及創意,透過攝影,他們的生活經驗與感受有如一面鏡子,將我投射向過去的自己。
隨著時間漸漸步入中老年之際,我不僅感到歲月的殘酷,更發現台灣社會在快速轉變下,年輕人與自己曾有過的青春記憶迥異;這個系列作品,試著以20歲的心情回溯過去,向當今的年輕人提問、與他們對話,並請他們以身體表演回應對話內容。
藉著世代的距離,回望自己的青春,也透過對話的形式,形塑當代年輕人的樣貌。他們的青春,是我的逆旅,在逆向的行徑當中,時間一直往前,我卻不斷回望,彷彿一場現在、過去與未來的對決。
展覽展示了近年來的創作主題。策展上沒有特意區分三者,而是彼此交織、錯位。儘管如此,狐狸沒有迷路,他只是喜歡在書頁間悠遊,往時間的反方向走,看看能找到什麼 。
為何是影像小說
書中除了簡單的創作介紹外,也收錄作者與郭英聲、馬立群的對話錄。除此,大量豐富的影像,留給觀看者自由發揮,編織出自己的影像故事。這是一部完成也未完成的小說,透過作者與觀者的對話,讓故事繼續延續,是回憶也是築夢。
作者簡介
鄧博仁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畢業。
1969 年出生於台灣屏東,讀小學時的某一次家族旅遊,爸爸拿給他相機拍下第一張照片,沖洗出來後,因為爸爸的一句:「你拍得比你叔叔好」,從此燃起他對攝影的喜好。目前從事媒體工作與攝影教學;同時,他也熱衷於時尚、紀實、編導、觀念攝影,創作議題關心著土地、人與城市。影像創作是他與世界溝通的方式,視攝影為第二生命。
從事新聞攝影20餘年來,對於事件現場、人物捕捉,皆有豐富經驗,他相信新聞攝影讓人得以安靜的觀察,除了能傳達社會現實,亦能透過觀者角度傳達生命的多元面貌。
愛做夢的他,將平凡的人、事、物,化為一幅幅感性如詩的畫面,作品呈現一種特殊的質地與溫度。一片葉子、戴著狐狸面具的女孩、一個靜止的泡泡,都像一個個的生活線索,抑或創作者留下的幾道路徑,走近一看將發現,日常本身就是個夢境,物換星移。
近年常將走過的路,看過的書,聽過的音樂,收納在筆記本裡,收藏著生活的一切,他知道攝影一直在捕捉著時間,但什麼也留不住,唯有靠著一張張的影像,回憶著這不可靠的記憶。
著有《時間‧酵母 a Twist of Time》(2016)及《遺失‧時間 Le Temps Perdu》(2011)等書。《遺失‧時間 Le Temps Perdu》(2011)系列作品獲得2012年第二屆「徐肖冰杯」全國攝影大賽典藏作品獎(首獎),與國美館藝術銀行及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近年(2011-2015)《時間‧酵母》系列作品獲中國攝影雜誌(2016年6月份)介紹為10位台灣當代攝影家之一。
主要著作
2016 《時間‧酵母 a Twist of Time》,田園城市,臺北
2011 《遺失‧時間 Le Temps Perdu》,三乘影像,臺北
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 – B1藝文空間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
開放時間:週日- 週三 1000- 900 週四- 週六 10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