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的絮語》推薦序


點圖可連至書籍資訊
得知昱宏即將出版的新書《攝影的絮語》即將付梓,自然內心是萬分欣喜。依然記得第一次看到昱宏的攝影作品展出是在 2004 年的台南誠品高空書店,那時的筆者碰巧也正在台南著手撰寫攝影相關的學位論文,而本人當年的研究無可避免地正與本書探討的核心之一:攝影瞬間理論息息相關。然而當年在繁複的研究資料收集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正是在中文的攝影理論與研究書籍相當貧乏,以及因為論述缺乏造成文本多年以訛傳訛的一詞多義與意義相互混雜指涉衍生出研究上的困難。此書的出版,無疑地是作者又一次以自身心血結晶嘉惠了華文界攝影研究者與攝影創作者。

《攝影的絮語》一書正是昱宏多年的研究成果的發展與延伸。在台灣的攝影人當提到“瞬間”理論時,無可厚非的都先想起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決定性瞬間。然而關於決定性瞬間一詞的精解,迄今坊間除了昱宏的《灰色的隱喻》一書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本中文專書予以深入討論。因此即使大家都談論布列松,都試圖跟著大師腳步邁開自己的攝影步伐時,實在少有人真正完整理解這布列松原本不欲言說之道。而除了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地模仿布列松的瞬間幾何構圖攝影模式,成就自己一種“布列松派”的作品視覺風格之外,又有幾個攝影人認真地思考過自己可不可以有其他的瞬間思考可能?

昱宏此次以《攝影的絮語》乙書深入討論關於瞬間─布列松與卡帕(Robert Capa)的研究,正為台灣甚至全球華人“瞬間”打開了窄門。以攝影的發展來說,不論是時勢造英雄或是英雄造時勢,布列松與卡帕等人都站在開創攝影新美學的時間點:相機體積開始縮小輕便,世界動盪戰火綿延兵馬倥傯的大時代。布列松不願著墨於文字;卡帕的早逝對照其名言 “如果你的相片不夠好,代表你不夠靠近。”讓人謹記攝影的視點位置的影響……諸多緣由讓人無法全面完整地對攝影瞬間理解。而昱宏本書爬梳了這兩位攝影史中的關鍵人物的不同瞬間內涵與美學,除了深入剖析形成布列松與卡帕兩位在瞬間表達、思考與修辭上的差異外,也等於同時告訴我們瞬間一詞更可能存在主體上的差異。

至於這個主體上的差異是什麼?筆者以為正是攝影者的內在與內心。在不少攝影網站上網友戲言中有句話說:“鏡頭後面那顆頭比較重要。”但是影響內在攝影思維的要素絕非僅止於攝影者動腦思考與否。《攝影的絮語》正也說明了一個攝影者的內在特質,即便可能發展出不同的瞬間哲理。而這個哲理未必是靠攝影者自己論述與言說而成,而是由作品反映出來的。就如同本書中導出布列松有他自己的瞬間哲理與美學,卡帕也有自己的瞬間哲理與美學。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攝影往往處在一個無法定形的矛盾位置,以我個人的語言來說,就是如同一條條永遠無法明確選擇的雙岔路,而站在此岔路口處意味著,它總有各種不確定的可能。而《攝影的絮語》是一條瞬間之道,而這條瞬間之道的重要性在於,面對左邊的卡帕或右邊的布列松這兩條小徑而言,如果你是一個攝影欣賞者或是研究者,藉由此書可以理解他們之間的差異外,更可以藉此思考與研究了解其他攝影師的瞬間;如果你是一個攝影創作者,更可以藉此“內觀”自己的攝影方向,時時內化與活化自己的攝影創作生命。

季惠民 2012.7.20 於南投家中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