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海馬迴官網
展覽日期 / 2011.02.08 (三) - 2012.02.19 (日)
開幕茶會 / 2011.02.11 (六) 14:00
策展人/張美陵
參展藝術家/王德瑜、李家維、李威儀、吳毅平、姚瑞中、陳敬寶、陳伯義、陳冠彰、張良一、黃明正、楊哲一、蔡二璟、鍾順龍
文件檔案來源/小草藝術學院、夏綠原國際有限公司、林育如串門出版社、梅丁衍藝術家、陳順勝醫師
一群街上的人民,大人與小孩,一起做體操。在清晨的薄霧裡,大家雙腳站開,兩手上舉,身體舒展,動作齊一。甚至最遠方的電線桿,也歪歪斜斜的來湊熱鬧。這是1943年皇民化運動之下,吳金淼的攝影作品《 楊梅郡 第一保部落 健民運動》。
這群街上的人民,不只是做著相同的一件事,這件相同的事情還是國家要求的。然而,做體操確實有益個人身心,進而強身健國。所以被國家要求聽廣播做體操的全民運動,不被質疑,有其合理性。「廣播早操」這張照片,反應了日治時期的社會集體意識。在街上做體操,個人成為集體,具體而微的可看到當時身體再現的意識形態。
「身體」代表個人的物質存在,也比喻所有可能影響個人身體經驗和表達的社會因素,再現了個人身體行為與集體文化規範之間的關係。「意識形態」,簡言之,個人對於真實存在狀況的想像,使得文化系統裡的許多關係自然化。當代藝術文化經常討論意識形態的矛盾、不確定、不可捉摸、混雜、偽裝、相互默許、缺乏明確的立場;主體可能是破壞的、分裂的、多樣的,去除了容易辨識的外貌。
歷經日治、戒嚴、解嚴, 不同時代台灣人民的身體再現大不相同。「廣播早操的對話」聯展,即是以體操與相關的身體動作,探討「意識形態的身體及其不滿」,身體的感性知覺亦即是集體意識、社會規訓、歷史記憶、國家權力的再現,攸關身體生活的社會性質、社會身體在時間裡的差異。
【海馬迴 光畫館 Fotoaura institute of photography】
攝影藝廊.銀鹽工藝.影像教學
700台南市中西區成功路83號2樓
Tel: 06-2223495
開放時間 / 週三 – 週日 13:00 – 20:00 (週一、二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