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巴黎:對話與冥思 Paris Dialogues + Meditations》


季惠民,〈賞析《巴黎:對話與冥思 Paris Dialogues+Meditations》〉,《絕色光影》,43期,台北:雅墨文化,2010年3月
話說筆者在絕色光影雜誌開始吊書袋介紹起攝影好書以來,幾乎都是介紹台灣學者以中文撰寫並在台灣出版的攝影研究方面的傑作。但是若只是介紹理論相關書籍,筆者也會擔心喜歡攝影創作的絕色光影讀者們以後看到書評的單元就自動略過不看了。其實筆者所介紹書籍的選擇,是來自在攻讀研究所時養成的每週逛書店收集研究材料的習慣。而書店逛久了,當然不會只去翻攝影創作或是理論相關書籍。舉凡藝術、設計、哲學、社會學、文學與文化研究等書也慢慢開始稍加涉獵。而在文學與文化研究領域的作者中,印象最深刻的台灣作家不外乎是李歐梵與葉維廉兩位旅居國外的教授。

在這兩位交情甚篤又曾是台大外文同窗好友的前輩學者著作中,筆者深愛李歐梵教授的精彩影評以及葉維廉教授的詩歌與文化哲學與美學論述。然而或許是主要關注領域的差異,對他們兩位的學者生平了解最多也僅只與此了。然而或許是神遊於他們的書籍已久,一日在台北公館台大附近的一家販售大陸簡體字圖書書店的短暫停留中,卻巧遇了這本如此不凡與特殊,由南京大學出版社用繁體中文與英文雙語精緻印刷出版的攝影詩集:《巴黎:對話與冥思 Paris Dialogues+Meditations》。而碰巧的是本書作者就是葉灼以及葉維廉教授。

跨越影像與文字的深情聖誕禮物

按照葉維廉教授在書中自述,這本攝影詩集最早緣起於某年旅居美國的其公子,也就是這批帶有烏賊色調的黑白影像創作者葉灼,贈予葉維廉夫婦的聖誕禮物。而這份最早由書中前半部13張,拍攝巴黎攝影原作所構成特殊的聖誕禮物,最後成就了這本攝影詩集的出版。

在攝影藝術創作作品的市場都還沒步上正軌的台灣,或許很多朋友很難去想像幾張照片,竟然可能會是國外朋友在年度重要節日的聖誕節贈予最親密的家人的深情禮物。更難去想像的是,禮物收受者的父親,竟然以其畢生最擅長的文字創作:詩歌,去一一回應這些照片中的影像吶喊。在父子情深溢於言表,在來自相同的血脈傳承之外,為影像用詩歌來言詮,可以說是葉教授對葉灼所拍攝這批巴黎攝影影像最精緻也最誠心喜愛的生命迴響。

影像詩意與文學詩歌的緊密交織

沒有一顆浪漫的心不嚮往巴黎。在海明威那句”巴黎是一席浮動的豪宴”已成陳腔濫調的時代,藝術家,文學家,畫家,攝影家……依舊絡繹不絕地往巴黎而去。每個文藝青年或許都來自不同的國家,但卻有一大半的人把巴黎視為自己心靈的故鄉。

然而卻很難從葉灼的巴黎攝影照片裡看出時代的流動。復古的烏賊色調,類似鏡頭俯仰搖擺所構成特殊移軸景深的模糊,在數位攝影當道的當下更難斷定這些作品是來自老相機,或究竟是軟體後製操作的高斯模糊(Gaussian Blur)或是藉由鏡頭寶貝(Lens Baby,一種平價移軸鏡)所拍攝,當然這也不是重點。葉灼作品的形式特色就在於他的復古氛圍與適當的模糊曚曨技巧。相較之下,早年使用大相機大規模拍攝巴黎的歐仁.阿傑(Eugène Atget)的影像反而更加清晰。這讓筆者想到東方山水畫裡面的霧氣溼氣,對比西方攝影中的鮮銳清晰。巴黎,曚曨也美,清晰也美,只因巴黎存在每顆浪漫的內心。

葉灼似乎特別喜歡拍攝巴黎的椅子,特別是沒有人座的椅子。除了以此為本書封面外,在整本書中約有10多張照片與椅子相關,其中卻只有少數幾張照片椅子上座了人。或許是拍攝的人渴望停留,或許是這些椅子承載的巴黎迷人的空氛圍,或許是如葉維廉付予生命般慢慢蠕動的文藻修辭,這些都是影像詩意與文學詩歌的緊密交織。

上述只是筆者稍加簡短的書籍介紹,至於本書的文字評論,就不需要筆者來班門弄斧賣弄理論,最精彩的文字詮釋得請各位讀者仔細閱讀也是本書的催生者之一的,李歐梵教授在書中所寫的精彩序文:〈在光影微顫中尋索遺忘的時間與歷史〉。透過李歐梵教授文學與文化般的解讀,可以開啟更深入的思考空間。

這本2009年出版的,融合精緻攝影與詩集的影像詩篇的好書只有人民幣33元的售價,相當值得收藏或當禮物餽贈親友。至於本書的購買與取得,即使本書是採繁體中文與英文雙語編印,但由於出版地在南京,按照「大陸地區出版品電影片錄影節目廣播電視節目進入臺灣地區或在臺灣地區發行銷售製作播映展覽觀摩許可辦法」規定,大陸圖書得經過進口書商向中華民國圖書發行協進會、中華民國圖書出版事業協會或台北市出版商業公會申請許可方得公開銷售。建議讀者若有興趣購買,可向販售簡體學術書店訂購。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