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築個展:迢迢路@ IT Park , 12/4-1/1

展出時間:2010年12月04日~ 2011年01月01日
開幕酒會:2010年12月04日,星期六,下午 7:00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新書發表會:迢迢路攝影集 由田園城市出版
2010年12月04日,星期六,下午 6:00 於伊通公園

走在路上

出發
早在1990年,我曾以《影像‧潛像》為名,選取大學時期和兵役之後的一段無憂遊歷的時光,用純攝影的熱眼內視故鄉澎湖,集結在台北夏門攝影藝廊和台中省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兩場巡迴個展。2009年底,在創作心境過渡的「轉場」時候,又想念起當年上山下海,直接把心眼溶入底片,安全存放視界興味的美好感受,便決定回頭整理長年散漫,但又因持續不斷探看,隱然累積成形的攝影主題「迢迢路」。

獨步
時間上它延接《影像‧潛像》到現在的整整二十個年頭,但意識創作的緊疏節奏並不一致,多數是旅行記錄的另一種「錯視」,有時也是解決攝影慾望的快門反射,沒有目的地的刻意出走和迷路,澎湖仍然為情感發散的張望處,但經過二十年鏡像透徹的對望,在自己「看」與「不見」的取捨,已悄然化為量塊與線條的行腳印記,這些「人跡罕見」的絕對風景,沒有搶拍的流動衝撞,也不一定謹守安份的美學形構,在更多順勢而為的環顧中,小心收納每一處影像為不可或缺的對位元素,映照著反覆造訪澎湖鄉村野徑的細密思量。

經過
後來落居台北,因為工作和旅行,在熟悉的風土印象或全然陌生的海外境地,回家與返鄉,在馬路、海域和空中,以一種片斷而寫意的自由注視,一意孤行的透過屋宅或交通載體,在行程停駐的片刻,隔著門窗車框、輪船與飛機艙口,捕捉白日的遐想,不時即興的手、濃黑的影、山崖石頭、樹葉牆壁和無可名狀的前檔穿視框架,定焦與失焦的層層推移景深,再現我看故我在的現場和臨場,內外交錯雙重指涉,從自我封閉區間的幕後窺望,投向看似開放卻仍是一廂情願的劇場空間。

停泊
「迢迢路」篩選自五百卷35厘米的黑白底片,幾乎全為400感光度和微廣角的35鏡頭拍攝,讓我在有限但熟知的技術條件下得以專心拍照,印放出素描般的場域。圖冊採兩個對頁一圖落版,部份作品兩圖並置意象聯結,順序串連編輯,依循年代註記成時間落點亦為作品名稱,與記憶所及的地名一併放置索引。群聚主題的五十七件作品,若以地區和編年歸類分析,總量比例失衡分配,突顯純粹主觀偏執的藝術度量,澎湖群島有二十八張,台灣各地十六張以及國境之外十三張,無任何裁切格放後製修圖,並帶有「決定瞬間」精神的細框黑邊實體照片,呈現單幅影像自體完整,還原當初所認知的光影對象。每個年份選集的照片數量亦不同,群組位置的安排,期待前呼後應的理想遇合,有些年份收錄多達八到九張,其它零至五張不等,而2008到2010年已明顯找不到我感興趣的照片,從容駐足街頭的直觀攝影至此,彷彿不自覺的逐漸淡出「迢迢路」。

一直走……
攝影普遍摹繪人像和景物,但《迢迢路》上我似乎迴避與陌生「人」交會,怯場難安於世故溫情,較鍾情於收拾「物」的形態,而簡化「景」的意境鋪陳,更熱衷行旅間的巨觀微察,重複幾種簡單的「看法」,再三檢視我所遭遇的地方,常見影像分散四周,虛實是主體也是邊緣,近看遠眺採集紋理,拼貼「物件」關係,施作線條層次分割仿若碎片的密麻細節,從具象間離為抽象,延伸現實為異境,隱去時間與地點特色的辨識,準確彙整畫面結構,循線拆解「在路上」的抉擇、頓挫、想望,離去或回返,週而復始的專注行走,繼續行走。

伊通公園 台北市伊通街41號2,3樓
Gallery hours: Tue. ~ Sat., 1:00pm ~ 10:00pm
Location: 41, 2fl YiTong .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 site: http://www.itpark.com.tw/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