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VAC 提供
展 期 :2009.03.07 (週六) ~04. 01(週三)
開幕茶會 :2009.03.07 (週六) 15:00
策 展 人:黃亞紀 / Perception Unit
媒體聯絡人:黃亞紀 / Perception Unit [email protected]
結果 我們都是沃荷的記憶 文 / 黃亞紀
我第一次走進操場,就是去看王琬瑜的攝影展。年輕時候上學總會經過它門口,看著它由後現代墳場,到墳場,到了現在的操場,我都沒機會走上去瞧瞧,今天,終於走上去了。
和一般文青聚會的酒吧一樣,昏暗燈光中牆上掛著王琬瑜的作品,勉強地用3M連上去的吧,我想,因為有幾張歪斜了,也有的掉了下來。
這是第一次我看到她的作品沖印出來,印出來的效果比我想像中更強烈,但是還是一樣,很溫柔。這是一雙怎麼樣的眼睛在看世界?我自問。
發現王琬瑜的作品是一年前在flicker上,第一次看完時,我享受到久久未感受到的觀看攝影的愉悅,這份愉悅不是來自攝影完成度的極度讚嘆、也不是來自攝影觀念性的再次啟發,卻是單純來自於作品中傳達的感情和感動。對於其他閱覽無數國際攝影作品的人而言,年輕女孩紀錄生活週遭的攝影潮流已過,似乎不值得再提出評價,但對我而言,王琬瑜作品中所包含的多層意義,以及作品本身所傳達出的個人視覺魅力,值得深度地去欣賞。
拍攝者的酷或是被攝者的酷
當我第一次看到Nan Goldin的作品時,我問了我自己「這是拍攝者的酷?或是被攝者的酷?」,或許至今很多人觀看攝影作品都會有同意的疑問。的確,Nan Goldin選擇拍攝了她生命中的朋友,那些受到性愛、酗酒、愛滋、毒癮、暴力所困的生活,被她赤裸裸地展現出在高尚藝術中,這種酷,是否只是被攝物題材特殊的緣故?或是Ryan McGinley拍攝他年輕朋友的裸照,那些在海灘、在草原、在林間奔跑遊戲的年輕裸體,是否只是滿足了中產階級對於青春的嚮往和眷戀?
在所有的藝術中,都有超越物理部份的存在,並會和現代知識及文化相對應。攝影在物理性上,的確是用於複製看的見的影像,但在攝影的實踐中,攝影者藉由攝影帶來對被攝者的新目光和詮釋,這和每個攝影者和被攝者之間的情感、想法、距離,有著極大關係:因此,Nan Goldin不會拍成Ryan McGinley、Ryan McGinley不會拍成荒木經惟、荒木經惟不會拍成Nan Goldin(即使他們合作了攝影集)。而這個情感、想法、距離,幾乎必須是天生的。
王琬瑜的攝影,記錄了2000年以後台灣年輕世代的生活,如同Nan Goldin一樣,這些被攝者是她的朋友、她的生活。2000年的台灣,儘管和1970年的紐約截然不同,但鏡頭紀錄下的年輕世代的姿態卻總有幾分相像,如同Malcolm Mclaren在《酷派當家》中所描述-反主流發現其推動愛和和平其理想失敗了,只能自居於社會的一小角中,生活在既欣賞精神又欣賞暴力的矛盾中,既渴望毀滅又期待創造-王琬瑜攝影中所出現的、可謂CAMPO的族群即表現了夾雜在社會化和未社會化的一代。
顛倒的決定性瞬間造成的過去記憶
但是,如果說Nan Goldin透過攝影將她生命裡的情感保存,王琬瑜則相反地透過攝影將其「記憶化」。「記憶化」在王琬瑜的攝影中相當重要,她所呈現的場景總像是對某個過去的回憶,也就是說,Nan Goldin表現攝影的「在場性」,而王琬瑜表現的卻是攝影的「過去性」(在此必須說明,對於攝影而言,所有經過相機所拍攝下的事物,都必然屬於過去的「存在」,但王琬瑜的作品所記錄下的事物,都表述出某種「過去」的「記憶」)。或許王琬瑜自己並不自知,但這卻和她北美獎獲獎作品「標本」具有同樣的方向(所謂的標本,是對於「過去」存在的「留存」)-神祕的、回憶的、帶有距離感的、間接的、對於過去現實的認知,是多麼有趣而個人化的視點。
這樣的王琬瑜的影像讓我重新思考「決定性的瞬間」這個歷史性攝影教條。在王琬瑜的視覺語言中,紀實攝影成為個人化的舞台表現,一個個單純快照卻彷彿是藝術家安排的結果-交錯的視線和人物、近距離的貼近、瘋狂的表情和服裝-這些由王琬瑜記錄下的「決定性瞬間」其實成為了「決定性瞬間」教條的顛倒-王琬瑜隨手記錄下的「決定性瞬間」如同當代藝術中精心設計的set-up攝影,複雜中卻又帶有流動的「未決定性」:綿延的、混沌的、似乎在未說出什麼下結束的狀態,反映沃荷Andy Warhol以來造就的名人性或自戀文化,也是黛安阿巴斯Diane Arbus所謂的秘密的秘密。
就像夢接觸到白天後所殘留下的印象,王琬瑜的攝影在存有的黑暗性中帶有某種明亮和未知,我們不斷看到作為回憶中那些被表現出情感和性格的群眾、個人、甚或身體的局部,然後我們感知到一些溫度、一些sensibility、和一些如同是秘密的痕跡。
《You and Me and Something Else》
3月7日起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展出的「You and Me and Something Else – 王琬瑜個展」,是台灣當代藝術中少見對於台灣後年輕世代的影像紀錄。
在王琬瑜的視覺語言中,紀實攝影成為個人化的舞台表現,一個個單純快照卻彷彿是藝術家安排的結果-交錯的視線和人物、近距離的貼近、瘋狂的表情和服裝-這些由王琬瑜記錄下的「決定性瞬間」其實成為了「決定性瞬間」歷史性攝影教條的顛倒-王琬瑜的「決定性瞬間」宛如精心設計的set-up,被凍結的瞬間卻又帶有流動的「未決定性」:綿延的、混沌的、似乎在未說出什麼下結束的狀態,反映沃荷Andy Warhol以來造就的名人性或自戀文化,也是黛安阿巴斯Diane Arbus所謂的秘密的秘密。
「You and Me and Something Else – 王琬瑜個展」讓觀者看到身為沃活孩子的你、我,還有由攝影這樣獨特媒材所創造出某種something else的情狀。
展場: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本中心空間由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 開放時間
星期一公休
星期二 ~ 日 12:00 ~ 18:00
■ 展出地點: 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TIVAC )
10492台北市遼寧街45巷29號1樓
Tel: 2773-3347 Fax: 2773-8779
E-mail:[email protected]
http://www.akiami.com
■ 交通指示:
捷運木柵線:南京東路站下
公車:
中崙站:41, 52, 202, 203, 205, 257, 265, 276
中興中學:41, 52, 202, 203, 205, 257
芝麻大廈: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