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彥 / 1839當代藝廊提供
展覽期間:2010 / 03 / 12 (五) – 03 / 24 (三)
開幕酒會:2010/ 03 / 13 (六) 14:30
展覽地點:1839 Little Gallery (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B區)【交通資訊】
藝術座談:快門下的旋律─影像與感情 2010 / 03 / 13 (六) 15:00
與談人:季惠民 (大葉大學、台中技術學院兼任講師)、黃國彥 (攝影藝術家)
一場看出來的攝影展 文/黃國彦
從1839年攝影術發明迄今,不過短短170年,「攝影」可說是相當「年輕」的創作媒材,而今科技的一日千里,讓攝影從傳統進入數位,人們對影像的渴求幾乎已達到「奢侈」的地步,這樣的「奢侈」也引領某一些族群的影像創作者開創了視覺藝術的「另一個可能」,而我卻期待在這樣的洪流中,以攝影的根源-「光」,寫意另一種風景。在每一次按下快門,將時間定格與切割的同時,我留下的直覺和片段的畫面其實也佔了大多數記憶體的空間,因此「看作品」是我重新審視、細細品味自己內心的方式,這是我在攝影創作上無法切割的一部分。2007年初,在某個滂沱大雨中塞車的夜晚,我將鏡頭刻意失焦,讓車窗上的水滴和街道的燈火融合…2008年某夜,我重新閱讀這些「光」,在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為背景音樂下,那種氛圍竟同時撞擊了我內心的冷調和熱情!而我也就這樣給了作品最適切的詮釋。
「藝術」常在媒材、形式、能量與哲學等諸多元素的對應中碰撞出來,「光.序曲」就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碰撞下的產物。我們為什要看?為什麼要聽?這與生俱來的能力是不是單純得只剩下一種祈求「安全感」的目的-因為能看到、能聽到,所以可以放心、覺得很安全,然而這種平淡的感知無法回饋更深一層的精神面所要的欲望,「藝術」則解決了這樣的問題。
攝影以「光」作畫、用「時間」雕刻,其歷史和獨立性證明它不只是數位影像軟體的圖庫,在快門釋放的同時決定了它的存在,並且在攝影家的投入下完善它的內在價值。而音樂在心中產生的畫面則是虛幻的、反應出來的,在「1812序曲」中我無法精準地表達它觸動了我哪些記憶和感覺,卻在被音樂包圍之中「看」出了「光.序曲」,兩種不同感官的藝術型態帶來了相對應的刺激,繽紛的色彩也在視覺和聽覺激盪出的交集中融合和呈現…
1839當代藝廊 www.1839cg.com
10696 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
B1, No. 120, Yanji Road, Da-an District, Taipei 10696, Taiwan, ROC
Tel: ( 02 ) 2778 8458 | Fax: ( 02 ) 2778 2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