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噴墨輸出與熱轉印熱昇華工藝技術出現前,幾乎99%的彩色照片都是屬於此類彩色顯色相紙 Chromogenic Prints 。部份台灣的影像輸出產業有別於近年逐漸普及的熱轉印與噴墨相紙輸出技術,也把Chromogenic Prints 稱為感光相紙或是雷射感光相紙。
誕生於1930年代,其原理和彩色底片相似,一樣具有三層感光乳劑鹵化銀結構按照感光與彩色耦染體的作用而成。1950年代普及至今,其發展也與明膠銀鹽相紙類似,材質從最早的純紙基(Fiber Based) 在1960年代末演進而成為涂塑的RC相紙。而C-print 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在這類RC相紙的背面,有著各個生產廠商的商標浮水印。正面材質選擇上消費市場最常出現的是光面相紙,其次是布面(珍珠面)。除了消費市場的使用,專業影像領域的選擇更多,比如柯達 Kodak 的 Endura系列以及富士 Fujifilm 的 Crystal Archive 系列都是當今的高品質表現選擇,具有更多不同的相紙材質。
這類相紙手工處理使用彩色放大機將彩色負片投影在相紙上並搭配CMY濾片進行色彩控制後再進行藥水程序,而在底片攝影的全盛時期的快速沖印店則是使用Lab機器處理放相,並搭配整捲相紙與自動裁切的功能提升效率。而到了數位攝影時代,彩色顯色相紙依舊是性價比最高的彩色照片輸出選擇,透過不同的機器設計如Durst Lambda 透過雷射光,以及Zbe Chromira 使用LED將數位影像將投放在相紙上成為潛影再進行後續化學處理。
這類相紙的缺點是隨著保存條件與時間顏色變化或是褪色的可能發生,最早的紙基彩色顯色相紙放置些許歲月後,往往出現偏洋紅的狀況,而將相紙長時間曝曬在陽光直射下則會更容易衰退。這也是近年部分經營噴墨輸出廠商在商業競爭上喜歡”暗示”的資訊。然而就所謂的影像永久保存而言,沒有完美的材質選項,只能說各有各的優缺點,至於噴墨技術的缺點,有機會再來談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