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多或少大家都看過,某些攝影作品或是照片上,呈現邊緣較暗,中央較亮的視覺感,在照片上呈現出有種隧道般窺視的視覺效果,這就是俗稱的暗角。
暗角 (Vignettes),原本是鏡頭光學設計上的不配搭或瑕疵所造成。在底片類比攝影的鏡頭光學設計上,由於成像圈像場無法完整覆蓋底片,導致邊緣逐漸變暗或全黑,比如說拿135鏡頭轉接上底片更大的120相機,類似當今把數位APS規格鏡頭裝在全幅(Full Frame)數位相機上拍攝類似。還有另一種暗角的發生,是即使成像圈足夠覆蓋底片,卻在光學設計上於沒有校正鏡頭的邊角失光所造成,這種狀況在底片廣角鏡頭上出現的機率較大,這也是強調光學設計的鏡頭廠會願意在廣角鏡頭的表現克服這問題,使得鏡頭體積變得巨大的原因之一。而在部分無法這般”堆料”的超廣角光學設計結構上,也會搭配漸層濾鏡來克服邊角失光的問題,如蔡司(Carl Zeiss)知名的Hologon 鏡頭。
暗角這種原本屬於”設計瑕疵”的特性,卻曾經變成流行的攝影視覺語言。早些年在 Lomography 努力地行銷前蘇聯 LCA、HOLGA 等底片相機的時候,將暗角的可玩性誇飾成為一種攝影機的畫面特色,也造成原本無人問津的前蘇聯相機在二手市場價格居高不下。然而,暗角或許可以取代成為一種輔助”框取式構圖”的方式,過於頻繁關注暗角,在畫面的內涵和美感上卻反而容易流於單一或俗套。
而在當今數位攝影使用的鏡頭即便是原本設計上有邊角失光的狀況,已可透過機內程式進行畫面修正,以及RAW處理軟體本身內建的鏡頭資料庫也可校正,這些設計都盡力在畫面呈現上優先排出了暗角的出現。當然,如果攝影師想要暗角,也可以透過軟體甚至手機APP濾鏡拉一下漸層遮色片或是調整邊角失光校正工具,暗角就會出現。然而即便如此簡單迅速可取得暗角,反而越來越少看到攝影人強調暗角所構成的照片是如何地有特色了。